白荣国官方网站
http://5727.diaosu.cn
白荣国首页>文章>正文

浅谈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征

更新时间:2024-12-30 00:26:15 作者:小白(白荣国)

 

 

 

 

本文通过解读中国雕塑艺术的创作手法、艺术特点以及雕塑的目的性来说明论述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及成因,通过西方古希腊时期的雕塑艺术对比来诠释中国雕塑的审美特性,通过中国雕塑的装饰性、绘画性、意象性、神秘性、哲学性、宗教性及实用性分别论述中国古代雕塑的特点及影响中国雕塑发展的主要因素。

浅谈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

 

中国有着古老的文明,远古的中国重礼教尊鬼神,艺术重心倾向于工艺美术,在礼器, 祭器上发挥较高的艺术天分,且形成传统,影响深远。

中国雕塑主要分为实用性、宗教信仰、建筑装饰及墓葬陪葬等主要类型。

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点发展出以装饰性为主的实用性雕塑,在历代都占有主流地位,这些器物多由原本的实用意义渐渐地转变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中也不乏纯粹的工艺品,象形器皿和摆设的小型工艺雕刻。另外还有建筑的装饰雕刻,南朝王陵的辟邪和唐代的石狮。其实用性除反映在装饰雕刻以外,还反映在明器和宗教造像艺术上。明器即随葬品,其中雕塑作品占重要地位,主要是俑和动物的造像,最为著名的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和唐三彩的陶马,这些于当时并非纯粹的艺术品,它们有着较强的实用性,代表着活人及动物而陪葬。较西方的雕塑不同,古希腊时期重视人体,将神塑造成完美的血肉之躯,他们崇拜神,更崇拜和神一般完美的英雄。然而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造神角度和审美方式,北魏南北朝及唐代的佛像造像为代表佛像双耳垂肩,手长过膝等。不懂此理者不易赏中国雕塑。

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十分突出,无论是人还是动物,无论是明器,宗教造像还是建筑的雕刻,都反映了普遍的传统优久的装饰趣味,云岗大佛、南朝的石辟邪、相同时期的佛像对称的坐姿,袈裟的衣纹处理无不显示了浓厚的装饰性,经过处理的佛像包含了一种和蔼的亲切却又带有一种非人间的神秘感,原因在于,装饰不同于真实却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装饰增强了佛像的严肃及神秘气氛。经过装饰处理的石兽往往较写实的更加威风勇猛且更加神圣不可侵犯,更好的显示墓主的权威。

中国古代雕塑有明显的绘画性,从彩陶时期起,塑绘便互相补充,紧密的结合,随时间的推移这种方式逐渐走向成熟,汉唐陶俑,云岗第四、五窟、大同上下华严寺、双林寺等很多石窟寺院造像有过彩绘的痕迹。绘画性的表现不注重雕塑的体积、空间、块面,而是注意轮廓与身体衣纹线条节奏和韵律,而色彩本身的变化也加强了这些雕的空间和体积感。受绘画的影响,中国古代的佛像所表现的是线性语言。经过高度的推敲概括提练加工而成,和西方雕塑相比,前者只有大的体积关系,局部大多以平面表现,且有时在平面上运用阴刻线条来表现肌肤和衣服的皱褶,没有立体和空间感,只有绘画的平面效果,通常雕塑表面平滑,没有西方雕塑的细微起伏和明暗变化。因而我们要以中国画的审美目光去看待中国雕塑,那样我们才能有所收益,才能感受到中国雕塑的宏伟和壮观。

源自中国雕塑的装饰性,中国古代雕塑不追求再现,追求表现物象,孕育中国雕塑的共同品格——不求肖似,也因而形成中国雕塑高度的异象性,了解中国艺术的切入点在于中国绘画,中国画不画光影,色彩仅表现固有色,造型与画面效果平面性很强,背景一般为纸和绢的空白,不求空间深度,而把注意力放在物象的“神韵”表现上。中国雕塑也是如此,它与中国画的观念一致的,而且贯穿着整个古代雕塑史。当我们站在了这个欣赏角度上,面对西方雕塑时我们不仅会看到从形到神都准确得像真人一般而且会感到中国雕塑所传达的人的生命力,精神状态和宗教境界等形而上的东西。

因为意象性产生了中国雕塑语言的精练,中国雕塑的造像不在于精准,而多发于感觉和理解,以简明的语方而以少胜多而对耐人寻味常给人运行成风,一气呵成,痛快爽利的艺术享受,以夸张变形来强调人与动物的神韵,说唱俑,马踏匈奴均为代表性作品,形象表明了“因势象形”的造型方式。中国古代雕塑产的重视“以形写神”也同中国画一样注重头部的刻画,中国古代有“头者精明之主也”之说,从原始时代起,人面或人头在工艺上就受到极高的重视,这种观念或许贯穿许多年,也因此中国古代雕塑及绘画中,头大身小逐渐变成一种习惯,然而,若究其比例之差乃吾之错误也,隆头部以外,艺者用充满韵律的身体衣没钱条件发挥美感,使人感受的不是比例结构比例的准确而是传神美化的功夫。

“温柔敦厚”是中华民族气质,受生活条件及地理环境,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等其它文化因素的影响,中国的雕塑艺术同样也具有含不尽之意于象外之感,没有创剑拔驽张的火气,而是像中国毛笔之用法:藏锋而将力量包裹在内部,给人留有更多的余味。例如严阵以待的秦始皇兵马俑,载歌载舞的汉唐女俑,孔威武风的唐代天王力士,乃至雄强猛历的南北朝辟邪和唐代石狮,都具这种效果,现中国古代雕塑含而不发的美感特点。

中国的雕塑也同样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儒家尊天命,道家崇自然,则中国的雕塑及整个艺术反映为,崇高、庄严、壮丽、典雅;飘逸、雄浑、淳厚、古朴、淡泊、天真稚拙等风格。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及很多寺院的佛像及人物造像都符合中国两派哲学所反映思想的风格的艺术特征。希腊古风时期的雕塑形式接近中国的古代雕塑但都是因为当时的艺术技巧的不成熟所造成,而中国的绘画雕塑却有意返朴归真,退熟回生,追求一种内在的原始的美感,一种大巧若拙的哲学精神境界。这些追求或许是难于站在西方的艺术角度理解的。

中国的佛教雕塑源自古印度,中国艺术家在学习摹仿的过程中,逐步将它们加深认识和理解体现具有中国特色的佛像造像,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步形成了中国雕塑的艺术特点,这些特点不一定都是优点,但正是因为这些特点,一种艺术才有了它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和价值,中国雕塑的特点将会达成世界的共识得到承认和尊重,它也会以一枝独秀久立世界艺术之林。

 

 

 

 

 

参考文献《艺术圣经》郑林编              20018

    《中国美术全集》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