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荣国官方网站
http://5727.diaosu.cn
白荣国首页>文章>正文

雕塑与建筑的和谐共生

更新时间:2024-12-30 00:36:40 作者:小白(白荣国)

雕塑与建筑的和谐共生

纵观历史,使用功能雕塑与建筑在人类文化发展上虽然关系密切,但还有过混沌不分的阶段。岁月流转,随着社会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它们才逐渐有了明确的分类。雕塑与建筑的共性是:占领高、宽、纵深三度空间的造型艺术,是人类最早就懂得创造的艺术形式,它们是高度凝固的音乐,是立体的诗篇。但同时,它们也各为系统,相互独立。
雕塑与建筑之间是各自独立的艺术门类,在艺术门类划分时,二者比较近,也有把它们都列入为广义的“美术”范畴,既“造型艺术”之中的,但是区别显而易见。简单分析一下它们之间的区别,雕塑艺术是人类追求具有更高的功利性的形体美和更纯粹的形体语言,它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它力图表达更广大,更深刻的社会文化内容。审美创造上更注重自由和奔放的精神力量。而建筑艺术则具有双重性——物质性与精神性,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建筑是处于实用主义的美与艺术美之间的中介状态,建筑美兼跨生活美与艺术美两种形态。所以可以看出雕塑与建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从本质上来说,建筑艺术接近于音乐,是一种表现性艺术。19世纪时,哲学家谢林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家豪普德曼说“音乐是流动的艺术”。而雕塑艺术,则跟建筑艺术一样是一种表现性艺术,也同样有“凝固的音乐”之称。作为表现性艺术,二者与音乐在诸如旋律,节奏,及和声等许多艺术手段上的处理极为相似,能够直击心扉,使心灵直接接受情感的撞击,迅速激起强烈的情感火花。
就形体语言和形体的乐感而言,建筑与雕塑是很亲近的艺术。人类在认识形体和形体美的创造性劳动中,从古到今,建筑与雕塑都是相互启发的。规模浩大的建筑,对于大型雕塑及雕塑的建筑式语言的发展,无疑有极大的促进鼓舞作用。反过来说,当代的建筑也不再只从实用功能和内部构造的角度来使用那些有形的实体,它不能不注意不同周围建筑形体的构成部分相结合时可能产生的种种关系和那些关系在人们视觉心理上造成的不同感受。这些相聚合或相斥离,相攀联或断续,起伏或旋转,并立或交错等等不同关系,会造出不同的节律感,而这种节律感,就是形体语言的生命力。这种形体语言生命力既属于雕塑家,也属于建筑师。鲁迅美术学院创作的红旗广场、农展馆等大型雕塑都具有其特征。
  但建筑的形体语言更多地偏于抽象和几何化,它的造型具有理念逻辑的独立完整性而无须依附或模仿自然或是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建筑把模仿、肖似、或再现自然即社会中那些客观存在的形象的表现方式留给雕塑。也就是说,雕塑在细致,逼真地描绘客观对象的形体方面享有超出建筑的广阔自由性,能动性,从而在形体语言上表现出较多的自然具象成分和生动化的特色。
  在实际生活中,雕塑也经常要和建筑相配合,许多时候还要同建筑结为一体,成为既是建筑的有机的构成部分,又是可以单独观赏的艺术品。伟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就是建筑与雕塑的完美结合,没有建筑的主体雕塑则不会有伟大、庄重、严肃之感。缺少了雕塑客体的充实则会显得空淡无味不能体现纪念杯的实际意义。建筑雕塑的完美结合才体现出这“英雄的纪念碑”既是建筑本身又是具备有雕塑艺术魅力的艺术品。
  雕塑作品所具有的体量是它特殊于绘画,摄影,音乐,文学等类作品。很难想象如果没有适当的体量,雕塑还会有什么表现力。
雕塑不是填补空间,而是要占据空间,好的雕塑具有精神的放射性,它会不断的扩大你的视觉感受。但必须强调,体量之大并不具有绝对的意义,体量的适当才是最重要的,不同性质和性格的雕塑应当有不同规模得体量。那样才会与周围的环境及建筑达到和谐共生,才能给人们舒适、协调、幸福之感。
  体量感的恰当与否对一件雕塑能否胜任其预定的使命关系很大。一般来说,体量巨大而沉重比较容易产生强大的震慑力,从而比较适合那些具有重要的文化内容和重要的场所地点,而体量较小较轻薄则容易使人感到亲切轻松。对建筑而言,体量巨大的建筑{如西方古代的一些大型建筑}给人一种气势恢弘、豪华壮丽的感觉,而体量小而轻薄的建筑(如中国古代的一些建筑)强调自由多变,空灵开敞,给人以亲切,轻松和幽雅之感。
  建筑与雕塑与环境艺术联系密切,不可分割,环境艺术是一个融时间、空间、自然社会和各相关艺术门类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是一个各种因素融合为一的系统。一般来说,建筑就是环境艺术的主体,而雕塑虽不能为环境艺术包打天下,但它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雕塑是艺术。作为环境艺术的主体,建筑不可能完善自己,它还要从系统的概念出发,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各种艺术环境的作用,统率并协调各种因素达到一种统一完整的形式。环境艺术追求将建筑及雕塑等诸种构成因素紧密联系,全面协调,从而使整个环境达到一个更高的格调。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现代化,环境艺术日渐受到关注,作为环境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景观雕塑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所谓“景观雕塑”顾名思义主要是为了构成一种特定景象,气派而设定的。这类雕塑的主题内容可以是比较宽泛和大众化,其主体形象也可以带有较多的类型化的特色,但最重要的一条是要能使自然、人工环境,同该环境中的人,通过景观雕塑作为纽带相沟通,相亲和,尤其是与建筑之间的“牵引”。因此,当我们欣赏一件景观雕塑时,除了欣赏雕塑本身的艺术表现之外,还应当有意识地观察雕塑与周围的建筑是否形成了一种内在的微妙的和谐和共生的关系。
   对于建筑与雕塑而言,“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英文中的建筑——ARCHITECTURE,来源于西腊文ARCHITEKTTEKT意为“技艺”的ARCHI是“最重要的”的,占第一位的,首要的意思。这无疑体现出“技术”对于建筑的重要性。比如说建筑一般都具有物质性的,要在物质条件的限制下和利用一切可能的物质手段才能完成,这是建筑具有较强技术性要求之根本原因。因而建筑在创造形体的过程中不可能不留下机诫的工程印记。规范,整齐,稳定,铿锵有力,便成为其语言特征。而雕塑作为艺术形体的创造,不是分隔或包容空间的实用性为目的,雕塑创造的目标则是主题,意念,情感,形象的表达。从而精神性的要求即超过实用目的上的要求,也压倒了制作技术上的要求。相对于建筑而言,雕塑是宜于运动的,变幻和活泼自如的,即便是外表安静的形象,也要暗示出它内在的运动。然而,雕塑的“技术”也是不可或缺的,有时并不低于一般建筑物的技术难度。同样,建筑也有精神性的要求,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并不在杰出的“纯艺术”作品之下,而且不能为后者所代替。雕塑与建筑不能互相完全的包容或代替,唯一的生存方式只能是“共生”想又好又快的发展只能“和谐”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一手歌曾这样唱。二战后,“后现代主义”与“解构主义”先后兴起。世界建筑与雕塑处于彷徨与迷茫之中。如果后现代真的是对现代的绝对否定,那就是在重复现代建筑与雕塑的创造者们曾经犯过的错误,对于传统绝对的否定,现在我们知道那是行不通的。同样,有人对后现代或许会不喜欢、不理解、无法认同,但我们不宜简单的否定,我们应从中发现它有意义的一面,例如它所强调的传统的复归、艺术性、装饰性等等有益的方面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从中我们认识到现代艺术并没有死亡、传统艺术也没有消失,即使在当代的西方,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建筑与雕塑作品,绝大部分都是容易被公众理解的作品。
  雕塑艺术语言与建筑艺术语言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这是一种趋势。当代中国的雕塑与建筑,应该立足于中国现代生活的坚实土壤上,继承传统,坚持创造性既具有时代特色同时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实现雕塑艺术与建筑艺术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马辉《建筑与雕塑的对话与共鸣》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3月第一版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